WFU
顯示具有 心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心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1/12/8

從我有記憶以來,每回照X光得到的報告都是脊椎側彎

 
文/ 側彎患者心情分享




從我有記憶以來,每回照X光得到的報告都是脊椎側彎。


對於從小練游泳、每天有高強度運動的我而言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,因為沒有特別提起,大家也不會注意到我不平衡的背。直到高中忙碌於因應課業等生活壓力減少了游泳及高強度的運動,導致背肌的力量越來越不足,也疏忽了身體姿勢的平衡,讓我很容易腰痠背痛;我非常懼怕西醫手術,在經歷過數次 "痛" 絕人寰的民俗療法後也是打從心裡排斥,總覺得可以貼個貼布、泡個熱水讓肌肉放鬆,症狀緩解就好; 即便很在意體態,但鴕鳥心態下用衣服遮住,繼續過日子,長期下來也就習慣了這個身體。 


放著不管的側彎,最後讓我身體每日痛不欲生


出社會後整天坐在電腦前就是噩夢的開端,下班後的身體就像卡車輾過般痛不欲生且很常落枕,辦公室學姊就帶著我去復健科,開始了每週熱敷、拉腰、電療的療程。然而醫生說這只會緩解一些我腰痠背痛的問題,如果不開刀就要試試別種治療方式,例如:運動復健。


黑暗中看見了一絲曙光 – 我找到了『脊力恆』


醫師的建議好似在黑暗中看見了一絲曙光,輾轉打聽下朋友介紹了專門針對脊椎側彎的運動治療中心 --「脊力恆」,但卻因種種的害怕及擔憂讓我跨不出腳步去諮詢,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仔細查閱了官網、臉書、Google 評論以及相關的資料,一致的好評及清楚的介紹幫我做足心理建設,最後在朋友的鼓勵下鼓起勇氣預約諮詢。

2021/7/20

每一位女孩都是愛美的,我在丁主任這裡找回對自己的自信


文/ 側彎患者心情分享




「每一位女孩都是愛美的,我在脊力恆找回對自己的自信。」

從高中開始就知道自己有脊椎側彎,那時候醫生診斷已經有彎度,並說若維持正確姿勢就不太會再惡化,若是彎度逐漸變大就需回診討論進一步治療。我想美美的不想開刀也不想穿鐵衣,身體的樣態看起來還可以,於是這事我就沒放在心上。


將側彎放著不管的結果發現腰線越來越不對稱


出了社會漸漸地發現自己兩側的腰線越不對稱,尤其是穿上裙子照著鏡子的那刻,左右明顯的不對稱,我開始有點緊張了,上網尋找脊椎側彎不需要開刀的方法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右腰越來越凹、左腰已沒有腰線,整個是呈現…

「  )| 

這樣的曲線,讓我更加沒有自信了…

曾有一段時間我來回台南、屏東,甚至遠到雲林。整脊的這段時間都沒有太大的效用,我依然持續在網路上尋找是否有其他的機會或方法,可以改善我的脊椎側彎。

接著我嘗試瑜珈,因瑜珈班都是10多位學員,瑜珈老師須照顧其他學員,無法單獨對我做脊椎側彎的調整,於是我離開了......離開的期間,我徬徨的不知道該怎麼辦,想尋找方法卻又不得其門而入。


試穿婚紗時,側彎的身形令我崩潰了


直到2019年準備拍婚紗,在試穿魚尾禮服時,我崩潰了!

在鏡子面前,因禮服非常的合身,而我穿起來腰線非常明顯的不對稱、肩線也是歪的,只有澎裙才能遮住我不自信的地方。婚紗,魚尾禮服是我小時候的夢想,展現肩線、腰線這是我的自信!

沒有太多的時間讓我傷心和難過,只能比之前更加積極的尋找方法,終於在Dcard找到一位也是脊椎側彎的女孩推薦丁主任文章。那時因距離拍攝婚紗的時間已經很接近,所以主任先安排一堂課調整我的姿勢,避免在拍攝時會有腰線不對稱的狀況。

2021/5/1

與臨床心理師的對話:側彎與幸福的距離


文/ 林源欽 臨床心理師




脊椎側彎可謂青少年極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,然而近八成的側彎原因仍不明,患者常在青春期被診斷出來,且臨床上以女性居多。比起同儕,青少年脊椎側彎患者會有較差的心理社會功能、身體意象以及生活滿意度。​


患者的心理狀態,使他們更容易焦慮於身體發展,且害怕自身的身體異常。側彎患者常會因自覺異常而發展羞愧感,進而想要隱藏身體畸形之處:穿過多衣物(例如,夏天仍要穿著外套)、避免參加特定活動、擔心他人發現自己的疾病(例如,走路不敢走在前面、衣服不願穿太貼身的)、對社交場合越來越敏感且焦慮。​


於1997年Payne等人的文獻中也指出,比起一般健康族群,長期受心理困擾的側彎患者也更容易有自殺的意念。由於患者對於未來人生缺乏正向態度,會更容易感到低自我價值,也更常經歷憂鬱情緒。


負向的身體意象會產生憂鬱情緒


負向的身體意象不僅會產生憂鬱情緒,更會使自尊有負面的影響。 ​身體意象(body image)是指個人對自己身體所形成的一種心理影像,是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和對自己身體的態度和感覺,是一種主觀性、綜合性及評價性的概念。​

幾乎所有的研究都發現,脊椎側彎患者會有較差的身體意象,且青少年患者對自身外觀或身體功能的不滿意更是明顯。​青少年女性患者則顯現出更糟的身體意象,她們經常感到自己對於他人是不具吸引力的,平時會覺得找不到好看或適合自己的衣服等表現,甚至會因此擔心自己是否會找不到能接受自己側彎的伴侶。

2021/4/11

身為媽媽再度崩潰了,難道妹妹要側彎一輩子了?


文/ 側彎患者家長的心情分享




孩子有側彎,令家長往往要被自責感淹沒


發現妹妹脊椎側彎時已是她國中3年級了,會考的壓力又加上側彎的確診,更加重她焦慮的心情。身為媽媽自然也是充滿了自責和懊悔,每天責怪自己要是早一點發現就不會嚴重到37度的角度。

骨科醫師也說怎麼那麼彎了才來?只能穿背架試試看了,身為媽媽的我再度崩潰了...


從徬徨到安心,因為找到另人信賴的地方


難道要側彎一輩子了嗎?

妹妹才15歲,人生還很長,我的心情愈來愈沉重,但是日子還是要過。於是我們先聯絡訂製了夜間背架,妹妹怕上學被笑而拒絕穿日間背架,這時我也開始上網搜尋關於側彎所有資料及治療方法,發現Schroth是目前最佳的物理治療運動,並找到了南台灣最專業的側彎專科治療中心「脊力恆」,於是立刻預約了諮詢,丁主任非常仔細的說明了妹妹的側彎程度、惡化風險及治療的方向等讓家長感覺到安心。

在脊力恆治療到現在大約5個月,再回去醫院追蹤角度時,已經由原來的37度進步到23度!
(實際測量為38度改善至21度)

2021/2/20

大家都好奇如何做到有差別的治療成效!?想變好的動機是治療成功的第一步


文/ 側彎患者治療心得實例分享




我的症狀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有,但看過幾次醫生後,得知其實我的(側彎)症狀僅是外觀上影響,不至於造成身體功能問題,所以一直以來我的心態都平淡看待。但就算想清靜應對,要時常應對旁人的關心,久了覺得比側彎本身還困擾,便下定決心要矯正。 


想變好的動機是治療成功的第一步


來脊力恆之前心理動機是滿重要,因為開始治療後的過程非常仰賴自我管理,有強烈的動機會比較有動力。 

 
開始之前要先找主任安排諮詢,主任解說了一些常見對側彎的誤解,以及相關知識。因為脊椎的形狀已經定型,所以要恢復成完美S line是不太可能,但還是有空間來操作改善,建議大家就先看看案例,了解一下治療後的成效如何。 

2020/11/10

如何陪伴孩子渡過那些穿背架的日子


文/ 丁于旻主任




當孩子被告知必需穿戴側彎背架通常是千百般的不情願。除了生活作息不方便、壓痛、悶熱等不適感,更多的不喜歡是因為在意周遭同儕的目光。這是能理解的情緒,畢竟青春期正是他們開始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時候


孩子對於自己的側彎或者要穿背架這件事,會有難過、自卑羞恥感、害怕、憤怒…等等。有些父母在希望尊重孩子的意願卻又面臨著高惡化風險的當下,該如何陪伴孩子面對穿背架的情緒調適呢?

2020/10/30

從沒想過我的側彎,不需要透過開刀也可以有這麼大的轉變 – 外人無從發現他們內心黑暗無盡的負面


文/ 側彎患者的心情實例分享




從青春期就感受到與旁人的不同


脊椎側彎發生在我的國中三年級正在準備考高中的時候。當時我只覺得為什麼同學們都可以久坐著認真讀書,而我就常常覺得某一邊的屁股特別痛,稍微低著頭讀書就覺得我的背痛到可以讓我飆淚的程度。一直無法跟同學一樣坐好專心的念書,也常常問同學,你們久坐念書都不覺得不舒服嗎?同學的回答都是否定的。 

當時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出了什麼狀況,也不知道從何檢查起。直到媽媽的朋友推薦介紹之下找到了一般的物理治療所。當時的治療師檢查之後發現我的脊椎是歪的,從此開啟了我的脊椎治療之路。